
刚来德国的我,对大学食堂充满了好奇与期待,薯条、炸猪排、沙拉、汉堡应有尽有,只要胆够大,天天“肯德基“,这岂不美滋滋。
第一天:哇,薯条好脆!香肠真香!!
和国内一样,食堂也是德国学校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不仅因为这是个和姐妹、基友闲聊放松的绝佳场所,更因为它的价格。相比之下,食堂饭菜的价格是很划算的,一顿午餐大概花费1.5到5欧不等。还有各种各样的菜品以供选择,比如荤菜、素食、鱼类、自选沙拉等等。
然而,在食堂诞生的初期,种类远比现在单调得多。
上世纪60年代初,食堂的饭菜还没有现在这么丰富。主食基本上是大量的肉类,只用盐、胡椒和洋葱进行简单调味。到20世纪70年代,环保运动盛行,人们开始反对过高的肉类消费,提倡吃素,即植物性饮食,甚至完全素食。
(大学食堂均价:德国食堂饭菜的平均价格为2.2欧,杜塞尔多夫大学每餐约1.5欧,而在基尔大学一餐则需支付3.2欧)
据全德学生联合总会的统计,在德国300所高校中,共有700间咖啡厅、食堂以及其他可供学生进餐的场所,平均价格较低。现在,大多数食堂都实行“Free Flow“(自由搭配)的原则,即每个人可以自主选择想要吃的饭菜,比如主食、甜品、配菜等。而在以前,饭菜的搭配一般都是固定的。
尽管今日食堂的菜式已经十分多样,但根据德国学生联合会的数据显示,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从来没在食堂用餐。毕竟,并非每个人对食堂的饭菜都满意。而且,想要在十二点到一点的就餐高峰期找到一个空位也不容易。
不过,任凭食堂变换的花样再多,总有那么几道菜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。其中,排名前三的分别是:意大利面、鳕鱼和匈牙利汤。
准确地来说是番茄肉酱意面,一种来自意大利波隆那地区的特色意面做法。包含牛肉、培根、洋葱、胡萝卜、番茄、奶油等配料。
鲜嫩的鱼肉,浓郁的奶油酱,自古就是绝佳的搭配。
Gulasch 匈牙利汤
Currywurst mit Pommes 咖喱香肠配薯条
除了上面的三种,咖喱香肠这个国民小吃也是必不可少的,它不仅出没于各大街头巷尾,还常年霸占最受喜爱菜品的榜单。
Schweineschnitzel mit Pilzrahm 炸猪排配蘑菇奶油酱
外焦里嫩的炸猪排,浇上鲜香的蘑菇酱汁,一口咬下去,是无比的满足。
所以说,德国大学的食堂到底有多难吃?
“番茄肉酱意面:面条完全煮烂了,非常适合没有牙的老奶奶食用。酱汁是灰褐色的,看起来一点食欲都没有。那里面的肉末,真是愧对它作为‘肉’这个身份了,顶多算是遭受过蹂躏后被扔了的废肉!”
“上周三是我这么长时间以来,第一次去食堂吃饭,保证不会再有下次…”
“自从我在食堂吃到灰色的菠菜,就再没去过了。我就奇了怪了,你对它做了啥,能把菠菜搞成这颜色?炖了一天?呕…”
“我们食堂有时会推出老年餐:洋葱土豆泥和奶油菠菜糊,搭配烤菠菜泥球!要啥餐具啊,一根吸管吃所有。”
“我觉得大多数时候味道还行。其实,吃几次也就知道了,什么能吃,什么还是敬而远之吧。”
“我不晓得楼上的味觉神经是已经衰亡了吗?基尔大学食堂的饭只能用恶心来形容。压根儿没味,加上诡异的质感,饭也从来不热,绝对的中下等水平。每次必定有前一天剩饭做的一锅乱炖。”
“排队排到饭冷掉就不说了,还没一道菜是能打的。蘑菇烩饭的汤汁像是速溶粉冲泡的;番茄汤?开玩笑呢,不是番茄酱兑的嘛。”